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大安區義村里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生活講座,主持人檀講師梁招娥(左2),3位與談人:佛光會大安三會會長曾麗蓉(左1),中山七會會長陳淑華(右1),北市南三區督導長郭菊清(右2) 人間社記者王雯華攝
圖說:義村里里長潘明勳(左1)感謝佛光人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講座,祝福在場所有人愉快、知足、感恩,幸福每一天。 人間社記者王雯華攝
圖說:7月25日國際佛光會大安第三分會在到義村里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講座,談幸福之道。全體大合照。 人間社記者王雯華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大安第三分會佛光人關懷社區獨居老人,愛心捐米6大箱透過潘明勳里長(右5)轉贈。 人間社記者王雯華攝幸福蓮花講座 佛光人走入社區結緣同參
2025-07-26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大安第三分會7月25日到義村里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講座,談幸福之道。與談人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醒的幸福層次與方法。主持人國際佛光會檀講師梁招娥讚歎里長潘明勳微笑熱忱通身放光、視里民為家人的關懷就是創造人我幸福的典範。35人在颱風天社區聚會共學,滿載而歸。
佛光會北市南三區督導長郭菊清首先分享幸福的五個層面,生活、身體、財務、精神及信仰上都要照顧好。少病少惱金錢夠用、有人緣不空虛、遇到困難有善友傾訴及信仰依靠,怎會不幸福?高中時有父母每天貼心準備便當就感覺無比幸福,成家後家庭財務因先生投資失敗盈虧起伏,因學佛懂得轉念、知足而釋懷;對治體弱不適,開始正確調理飲食恢復健康;從瑞典瓦薩戰船首航沉沒的錯愕,到數百年後挖出展示聞名事體悟到,世事無絕對好壞,懂得轉念、用對方法,人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幸福、解脫。
中山第七分會會長陳淑華說明星雲大師勉勵大眾建立4種幸福的美德:對人知感恩,對事要忍辱,對物知滿足,對己常懺悔。懂得體諒別人辛苦,感恩相互成就才是內心富有;百忍成金一氣成恨,凡事不計較、不要緊、忍辱包容心量大是有智慧、有力量。滿足是幸福的另一個名字。知錯改過如洗掉污垢就能獲得清淨當下重生。自從承擔佛光會會長職務,學習廣結善緣、做到嘴甜、腰軟、腳勤快,脾氣沒了、隨時開朗法喜、變得自信有活力,真切體會佛光山提倡「給」的妙用。
大安第三分會會長曾麗蓉以自身職場經驗故事,分享對星雲大師建議「幸福之道」的感悟:生活上樂觀進取,工作中勝任愉快,事業上進取有恆,對未來充滿自信。從新手畏懼責任壓力到轉念溝通勇敢承擔,設法學習突破自我,遇到卡關、同事質疑批評時尋求佛菩薩加持,並樂觀面對努力付出,終於被長官肯定、提拔,成就感與佛法指引讓人內心幸福。所以,幸福不是上天給的,要自己爭取。
「對幸福的感覺人人不同」梁招娥認為幸福不在擁有多少,而是懂得滿足、放下,和自己和解,人我和諧相處。每天多說感恩的話,做些溫暖的事,天天開心用愛關懷。凡事包容、忍耐,懂得轉變觀念應對逆境,幸福就不遠了。講座後里民互動回饋心得:有人懺悔要斷捨離,少購衣飾;有人感恩健康能動,能開心做愛做的事;感謝有先生包容自己的脾氣、兒子陪伴鬥嘴很幸福。
曾麗蓉另將佛光人發起的愛心捐米6大箱透過里長轉贈給社區獨居老人,讓長輩們也感受來自人間佛教的溫暖、關懷,以行動增加社會幸福感。
佛光會北市南三區督導長郭菊清首先分享幸福的五個層面,生活、身體、財務、精神及信仰上都要照顧好。少病少惱金錢夠用、有人緣不空虛、遇到困難有善友傾訴及信仰依靠,怎會不幸福?高中時有父母每天貼心準備便當就感覺無比幸福,成家後家庭財務因先生投資失敗盈虧起伏,因學佛懂得轉念、知足而釋懷;對治體弱不適,開始正確調理飲食恢復健康;從瑞典瓦薩戰船首航沉沒的錯愕,到數百年後挖出展示聞名事體悟到,世事無絕對好壞,懂得轉念、用對方法,人人都能找到心中的幸福、解脫。
中山第七分會會長陳淑華說明星雲大師勉勵大眾建立4種幸福的美德:對人知感恩,對事要忍辱,對物知滿足,對己常懺悔。懂得體諒別人辛苦,感恩相互成就才是內心富有;百忍成金一氣成恨,凡事不計較、不要緊、忍辱包容心量大是有智慧、有力量。滿足是幸福的另一個名字。知錯改過如洗掉污垢就能獲得清淨當下重生。自從承擔佛光會會長職務,學習廣結善緣、做到嘴甜、腰軟、腳勤快,脾氣沒了、隨時開朗法喜、變得自信有活力,真切體會佛光山提倡「給」的妙用。
大安第三分會會長曾麗蓉以自身職場經驗故事,分享對星雲大師建議「幸福之道」的感悟:生活上樂觀進取,工作中勝任愉快,事業上進取有恆,對未來充滿自信。從新手畏懼責任壓力到轉念溝通勇敢承擔,設法學習突破自我,遇到卡關、同事質疑批評時尋求佛菩薩加持,並樂觀面對努力付出,終於被長官肯定、提拔,成就感與佛法指引讓人內心幸福。所以,幸福不是上天給的,要自己爭取。
「對幸福的感覺人人不同」梁招娥認為幸福不在擁有多少,而是懂得滿足、放下,和自己和解,人我和諧相處。每天多說感恩的話,做些溫暖的事,天天開心用愛關懷。凡事包容、忍耐,懂得轉變觀念應對逆境,幸福就不遠了。講座後里民互動回饋心得:有人懺悔要斷捨離,少購衣飾;有人感恩健康能動,能開心做愛做的事;感謝有先生包容自己的脾氣、兒子陪伴鬥嘴很幸福。
曾麗蓉另將佛光人發起的愛心捐米6大箱透過里長轉贈給社區獨居老人,讓長輩們也感受來自人間佛教的溫暖、關懷,以行動增加社會幸福感。
最新消息
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
2025-11-21佛前締結良緣 多倫多資深青年佛化婚禮
2025-11-21文山區萬和里一社區一蓮花 三好生活快樂人生
2025-11-21佛光山擇善寺佛學講座 人間借路行品讀《維摩經》
2025-11-21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傳記】 百年佛緣──生活篇.我的交通工具4-4
2025-11-21南華大學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 成效卓著深獲肯定
2025-11-20光明大學新生 勇奪歌唱大賽殊榮
2025-11-20紐約松鶴學苑結業 展現學習生命力
2025-11-20菲律賓三好校園頒獎 教育局肯定三好啟迪和諧
2025-11-20贈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寶典 禧榕軒大飯店共成文化善行
2025-11-20
相
關
消
息







